• 首页
  • 研究室概况
    • 现任领导
  • 团队成员
    • 导师风采
    • 科研人员
    • 在读学生
  • 科学研究
    • 科研方向
    • 实验平台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联系我们
  • 首页
  • 研究室概况
    • 现任领导
  • 团队成员
    • 导师风采
    • 科研人员
    • 在读学生
  • 科学研究
    • 科研方向
    • 实验平台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

十一室举办2023年度部门第三期学术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3-06-30 作者:等离子体应用研究室
【  小 中 大  】

   6月27日下午,等离子体应用研究室2023年度第二期学术交流会在控制大厅三楼会议室举行,会议由室主任陈祥松主持,全室师生40余人参会。

  报告环节中,程诚以“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去除抗性大肠杆菌及其抗性基因的研究”为题,详细介绍了等离子体通过破坏细胞膜和提升细胞内ROS实现细菌快速失活,并证明等离子体引发产生的大量的液相活性物种(RS)在去除抗性基因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进而表明DBD等离子体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水中抗生素耐药菌和抗性基因的新技术。任雪梅作题为《氧化石墨烯及类石墨烯的环境行为及生物毒性研究》的报告。重点介绍了氧化石墨烯在真实地表水和水陆过渡区中的环境行为,以及氧化石墨烯作为污染物包括抗生素和放射性元素离子等载体后的环境行为及生物毒性变化等研究工作,详细阐述了氧化石墨烯自身物理化学性质对其环境行为和生物毒性的影响机制,探讨了将氧化石墨烯/类石墨烯及变价放射性元素离子同时转化为危害性较低物质的方法。

  博士研究生廖迎雪跟大家分享了《代谢工程改造大肠杆菌高效生产乳糖-N-新四糖和乳糖-N-四糖》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利用系统的代谢工程开发了大肠杆菌菌株并有效地生产LNnT和LNT,通过底盘-菌株筛选、高效的β-1,4-GalT或β-1,3-GalT鉴定、关键基因表达调控和加强UDP-半乳糖供应等手段生产LNnT和LNT分别可以达到40 g/L以上和80 g/L以上。硕士研究生王睿琦进行《等离子体制备过渡金属基纳米材料及全解水应用》的报告,详细汇报了低温等离子体制备了铁、氮共掺杂CoFeP-N纳米线。结果表明,在碱性介质中CoFeP-N纳米线拥有远超原始CoP的析氢反应和析氧反应活性,并且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所构建的水电解槽仅1.636 V电压就可以实现,优于目前所报道的多数非贵金属基电催化剂。

  本次交流会科研人员踊跃发言提问,现场交流气氛热烈,取得了良好的交流效果。


上一篇:

十一室开展科研诚信主题教育培训会

下一篇:

十一室举办2023年度部门第四期学术交流会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室概况 | 联系我们 |
© 1996 - 2022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安徽合肥蜀山湖路350号
电话:0551-65593500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