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研究室概况
    • 现任领导
  • 团队成员
    • 导师风采
    • 科研人员
    • 在读学生
  • 科学研究
    • 科研方向
    • 实验平台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联系我们
  • 首页
  • 研究室概况
    • 现任领导
  • 团队成员
    • 导师风采
    • 科研人员
    • 在读学生
  • 科学研究
    • 科研方向
    • 实验平台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联系我们
科研进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科研进展*科研进展

等离子体所在等离子体治疗特异性皮炎方面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22-07-25 作者:等离子体应用研究室
【  小 中 大  】

 近日,等离子体所倪国华研究员课题组联合安徽医科大学王栋副教授在大气压冷等离子体(CAP)治疗特异性皮炎领域取得新的进展。目前该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Immunology。

  特异性皮炎(AD)是一种具有慢性、瘙痒性、炎症性特点的皮肤病,终生患病率高达20%,其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的红斑,丘疹,丘疱疹,剧烈瘙痒等,外用激素类药物是其主要治疗手段,虽有很好的疗效,但副作用也非常明显,在提高治疗有效性的同时,减少甚至避免副作用,仍是临床面临的一个挑战。

  研究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等离子体设备,将CAP引入AD小鼠病灶处,结果显示,CAP能够减轻二硝基氟苯(DNFB)所引起的皮肤炎症,主要表现为CAP治疗后AD小鼠病灶处皮肤红斑、丘疹明显减少,因炎症所引起异常的皮层增厚得到改善,紊乱的炎症指标得到恢复;同时,针对治疗机制的研究发现,CAP诱导了缺氧诱导因子-1(HIF-1)在细胞内的表达增加,并与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结合,增强了MANF的转录表达(图1),通过与NF-κB/p65的关键亚基相互作用抑制炎症。研究团队首次提出了HIF-1参与调节MANF的转录水平表达,并以HIF-1/MANF轴治疗AD。基于上述小鼠试验研究结果,展现出CAP在治疗AD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医学应用前景(图2)。

  等离子体所博士研究生孙涛和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张心茹、博士研究生侯超是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等离子体所倪国华研究员和安徽医科大学王栋副教授、冯利杰教授,等离子体所是第一完成单位。上述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资助和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immu.2022.941219 

1$F8GZWTHGK{YMCRY[Q8%8X.png

  图1. CAP处理后HIF-1与MANF在胞内的表达

8C@P2}][IT95BHWVCEM4`]P.png

 

图2. ACP治疗AD的机制

上一篇:

等离子体所在大气压等离子体渗氮技术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下一篇:

没有了!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室概况 | 联系我们 |
© 1996 - 2022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安徽合肥蜀山湖路350号
电话:0551-65593500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