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研究室概况
    • 现任领导
  • 团队成员
    • 导师风采
    • 科研人员
    • 在读学生
  • 科学研究
    • 科研方向
    • 实验平台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联系我们
  • 首页
  • 研究室概况
    • 现任领导
  • 团队成员
    • 导师风采
    • 科研人员
    • 在读学生
  • 科学研究
    • 科研方向
    • 实验平台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联系我们
科研进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科研进展*科研进展

等离子体所在电解水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0-05-29 作者:等离子体应用研究室
【  小 中 大  】

 近期,等离子体所应用等离子体研究室王奇课题组在氢能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工作以“Exfoliation of bimetallic (Ni,Co) carbonate hydroxide nanowires by Ar plasma for enhanced oxygen evolution”为题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期刊Chemical Communications(Chem.Commun.,2020,56,872)上。

  氢能因其来源广、无污染等优点而成为二十一世纪最有前景的能源之一。电解水被认为是一种最有潜力的制氢技术。然而阳极析氧反应(OER)和阴极析氢反应(HER)较高的过电位,阻碍了水的高效分解。二维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作为OER电催化剂之一,由于其可调的化学组分和独特的电子结构,制备方法简单可靠,有望成为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OER电催化剂。NiCo-LDHs被公认为是一种很好的OER电催化剂, 但是由于自身结构及导电性的限制,其活性位点暴露并不充分,因而催化活性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课题组创新性地采用Ar等离子体,将一维NiCo-LDHs纳米线剥离成二维纳米薄片,形成三维树枝状结构,不仅增加NiCo-LDHs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而且暴露出更高的Ni3+和Co3+的活性位点,从而有效提高了NiCo-LDHs的析氧性能。得到的NiCo-LDHs表现出较低的起始电位(1.48 V vs. RHE)和较长的稳定性(6000 循环,电流密度保持率为82%)。该研究工作为等离子体处理二维材料提供了新方法,为开发廉价高性能的氧析出反应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575253)、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1704a0902017)、安徽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608085J03)、中国科学院光伏与节能材料重点实验室(PECL2018QN005)的资助。

 文章链接: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0/CC/C9CC08841E#!divAbstract

Z1MBEZZ(75[@@B2YBA8~BK0.png

SXY27}IL{WY{JIKOM$BGJG8.png

 


 


上一篇:

等离子体所在二维MXene材料的水环境行为方面研究取得新成果

下一篇:

等离子体所在大气压等离子体渗氮技术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室概况 | 联系我们 |
© 1996 - 2022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安徽合肥蜀山湖路350号
电话:0551-65593500
官方微信